侯凯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,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沧州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侯凯审计长指示精神,立足经济监督定位,聚焦主责主业,把研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,以高质量研究型审计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
一是在立项计划中强化研究工作。全面贯彻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,坚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加强项目立项调研,增强项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。完善审计计划管理制度,改进审计项目计划源头管理,建立审计项目库,规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,对审计项目信息实行动态管理,科学谋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中长期审计工作规划,提高审计机关行政效能。建立项目立项论证制度,组织专家、学者、有关部门解读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、经济社会热点,从立项背景、审计目标、审计内容、组织方式、审计成果及运用等方面对拟审计项目进行论证,提升审计立项的科学性。开展优秀项目培育活动,建立优秀审计项目储备库,强化源头培育。在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时,通过全面分析、科学研判,锁定重点领域项目,纳入优秀审计项目储备库跟踪管理,做到“早谋划、强实施、抓成效”,充分发挥优秀审计项目引领示范作用。
二是在项目管理中强化研究工作。将审计项目管理作为审计研究的具体实践,深入研究、深度挖掘,形成研究型审计基础案例。建立审前研究制度,坚持“凡审必研”,结合审计项目,系统研究审计对象的历史沿革、发展现状、改革方向、职责履行、业务运行、管理模式等,为高效开展审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。强化审计实施方案管理,坚持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“龙头”作用,完善审计实施方案管理制度,加强对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内容、审定程序、执行效果的管理,确保审计实施方案的针对性、操作性、科学性和严肃性。建立重大问题共同研判机制,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审计疑点线索,审计组认为难以突破深入的;对重大体制机制问题、重大风险隐患,定性处理难以准确把握的,可提请审理委员会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临时工作组,专题研究、共同商议,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,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。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,全面落实审计分级质量控制责任,建立审计质量控制责任清单,对每一层级的质量控制责任实施清单式管理和考核,督促审计人员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理念,提高全市审计质量整体水平。
三是在审后评估中强化研究工作。建立项目后评估制度,审计项目结束后,对项目的前期准备、组织实施、目标完成等审计全过程和投入的人力、时间、经费等审计全要素进行评估,对比增收节支金额、移送案件线索、领导批示推广等审计成果进行评估,总结经验、查找不足,实现“研究-实践-总结-提升”。建立审计案例模型库,对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审计案例进行解剖,从审计线索、审计思路、审计措施、政策法规等方面,认真梳理、分析、归纳,形成系统化、规律化成果,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审计模型。探索建立联合成果开发机制,对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类,借助高校、外部专家等善于政策研究分析的优势,强化协同研究,站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分析问题原因,提出对策建议,打造精品审计成果,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。
四是在科技创新上强化研究工作。打造“一核两翼六智库”智慧审计,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,以科技强审和研究型审计为“两翼”,建设“沧州智慧审计平台”,打造“政策法规库”“审计项目库”“问题定性库”“数据资源库”“审计模型库”“审计成果库”六大智库,用信息技术赋能研究分析、科学决策、组织实施、问题整改等审计管理全过程,做到统筹谋划研究智能化、审前调查研究智能化、审计分析研究智能化、科学决策研究智能化、问题整改研究智能化,为实现数据共享、市县协同提供坚强保障。
五是在组织支撑上强化研究工作。构建“大审计”监督格局,做好与纪委监委、巡察机构、组织部门、人大财经工委、党政督查部门等监督机构的贯通融合,在更高层面、更高质量上推进有重点、有深度、有实效的研究型审计。找到同向发力点,发现和揭露违纪违法问题是审计和其他监督机构的共同目标,审计从经济监督出发,追踪重大经济社会政策的落实情况,做到应审尽审、凡审必严,为后续线索移送和问题查处提供精准支撑。针对职责差异点,充分发挥专业性优势,在重大政策跟踪、经济责任、财政、金融、民生、资源环境等审计工作中,关注不同对象、环节、领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,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。完善贯通融合的体制机制,通过主动作为、积极配合、建立机制,有效整合监督内容、统筹监督资源、强化结果运用,不断推动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的贯通融合,形成联动畅通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精准协同的监督合力,着力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体制机制。强化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,指导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和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近距离、反应快、专业化的特点,拓展国家审计触角,补充审计机关力量。(张建亭)
转自: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